編輯室報告
「臺陽文史研究學會」成立至今已滿八年,屬於學會的學術年刊《臺陽文史研究》第八期也如期出版。過去一年全球逐步走出新冠肺炎肆虐的困境,國境重新開放,世界在回復過往秩序的同時,也必然改變舊觀。本期《臺陽文史研究》一如創刊主旨「促進臺灣文史之研究與推廣」,由編輯委員會討論徵稿主題,並邀請兩位(以上)委員嚴格審查。本期為「書/畫.臺灣」專號,共收錄四篇與專輯相關的論文以及一篇專題訪談。研究的對象涵括日治時期南社詩人到渡海來臺書畫家,有舊王孫、副總統、學者政要與在地仕紳,研究題材多元又特殊,以下分述之:
第一篇〈江海凝清光:汪雨盦先生詩書之藝及其在戰後臺灣的美學意義〉,由美學視角出發,探討戰後臺灣歷史場域世變下,汪中先生古典詩與書法創作之審美觀點,重塑文人美學的抒情傳統。
第二篇〈戰後題輓文化的實務與書跡──以國史館藏「陳誠副總統文物」為例(1954-1965)〉,考察國史館藏「陳誠副總統文物」書法題詞類的題輓書跡,說明幕僚分工代筆之現象,並由用筆與書風的比對而歸納出二位主要的代筆人為李漁叔和王壯為。
第三篇〈溥心畬渡臺後的社會關懷:以〈書時疾〉為中心的討論〉,探討溥心畬因1957年亞洲流感疫情而作〈書時疾〉一文為中心,由時空背景、修身自省與社會關懷三個層面,探討溥心畬以矜莊詼諧兼而有之的書畫創作,表現儒者之淑世精神。
第四篇〈翰墨尋兮廟寺遊──以府城廟宇與南社詩人為中心〉,以《日治時期南社詩選》彙整之百名臺灣「南社」詩人為主,勘查臺南市百餘處古蹟與廟宇,分析其形式、內容與書風,並將此田調勘查透過地理資訊系統(簡稱GIS)展示於應用平台,如Google My Maps、地圖協作平台等,將學術研究數位化,發揮最大影響力,並貼近時人生活日常。
專題訪談一篇為〈學藝、造藝與遊藝──蕭世瓊副教授書藝創作歷程訪談〉,由本期主編莊千慧撰寫,詳述書家蕭世瓊的習書歷程,由嘉義師專親灸陳丁奇到師大國文系受教於汪中,並投入杜忠誥門下,在經典碑帖的臨摹中,探索自我書風的特質與出路。在書藝創作、教學與學術研究之餘,於2020年受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之託調查中橫碑刻,經由艱難的實地踏查、拓碑、人物訪談、史料比對,出版《覽碑懷古:東西橫貫公路另頁史實》一書,重現渡海來臺書家與中橫的翰墨情緣。
為了讓學報更多元推廣,目前《臺陽文史研究》內容也可以在以下資料庫查詢或下載,提供便利快速的閱覽方式,歡迎多加利用。(直接點擊名稱即可連結網站)
臺灣期刊論文索引系統
華藝線上圖書館
Hyread臺灣全文資料庫
臺灣期刊論文索引系統
華藝線上圖書館
Hyread臺灣全文資料庫
若有國立臺灣圖書館、國立公共資源圖書館借書證的朋友也可以從圖書館電子資源平台登錄查看各期文章(網路辦證即可利用線上資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