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29日 星期一

《臺陽文史研究》學報第九期正式出刊

編輯室報告

「臺陽文史研究學會」成立至今已滿九年,屬於學會的學術年刊《臺陽文史研究》第九期也如期出版。過去一年有許多社會耆宿(張祖詒、星雲大師、朱銘)、商界大老(許文龍)、藝人明星(楊小萍、坂本龍一)離開人世,謝謝他們曾經為我們帶來的美好,就讓我們一起緬懷過去,回首那些經典時刻。

本期《臺陽文史研究》一如創刊主旨「促進臺灣文史之研究與推廣」,由編輯委員會討論徵稿內容,並邀請兩位(以上)委員嚴格審查,輯存文采斐然之論文,俾便大家閱讀參考,更希望留存佳作以饗同好。本期共收錄四篇與臺灣文史相關的論文,研究的議題涵括文化資產、科舉與仕紳、文學史;本期雖無設定專刊主題,但四篇文章中有二篇是從公媽龕、匾聯文物談起,說明文物不僅具有觀賞和收藏的價值,更應成為歷史或文學研究的重要材料;又,當中二篇文章涉及之人物,楊士芳與李逢時皆為宜蘭人,且具科舉功名,二人對於宜蘭之文教事業影響深遠,提供人物與地方史之研究方向。本期四篇文章,研究題材多元又特殊,以下分述之:

第一篇〈楊士芳家族公媽龕研究與分析〉,以開蘭進士楊士芳家族之公媽龕作為研究主題,從文物入手而及於敘人論史,並論述其文化資產價值之潛力。本文從公媽龕形制與技法特點切入分析,進而論述楊士芳家族公媽龕是楊士芳在光緒十一年(1885)興建進士第之後所設置,用以奉祀楊家高曾祖考妣神位,與楊士芳、宜蘭進士第具有深厚的歷史淵源,楊士芳家族公媽龕是傳統漢人社會重視家族,祭祀祖先之體現,其在公媽廳的配置呈現宜蘭公媽龕供奉的地方特色,不僅反映了傳統漢人彰顯慎終追遠、尊親敬祖的倫理精神,亦可謂是見證地方族群開發史的重要文物。

第二篇〈拔貢李逢時的科舉進路與仕紳意識〉,李逢時是清代蘭陽地區最重要的詩人,本文從其拔貢身分及仕紳地位探討其詩作價值,就李逢時拔貢身分於當時蘭陽地區的社會地位,對其詩作內容,進行剖析。本文也論及,李逢時以仕紳詩人的身分,與官吏交往,不居下風,在咸豐、同治年間,李逢時以詩歌將故鄉噶瑪蘭歌詠成一個與世無爭的世外桃源。

第三篇〈一九四○年代「臺灣新文學史」敘事模式的轉變〉,分析一九四○年代「臺灣新文學史」敘事模式的轉變。首先論述日治時期,日本比較文學者島田謹二與作家、文學研究者黃得時,所分別建構的兩套臺灣新文學史的敘事,並且比較同為本島人作家張深切、劉捷、楊逵、楊雲萍與黃得時的差異,進而說明「臺灣新文學史」在戰後初期的轉變。本文並論及,藉由對賴和的評價,楊守愚、蘇新、楊雲萍等人逐步建立「民族性」與「世界性」的臺灣文學特徵,並且塑造「抗日」敘事。從王白淵到王詩琅,則是將臺灣新文學史從「漢文」與「日文」對立的二階段論,轉換成為目前通行的三階段論。而在橋副刊論爭時期,楊逵與林曙光則以「特殊性」的立場,建立臺灣新文學史「未來」發展的想像。

第四篇〈我曾經來過──趙阿南府城二十年之尋蹤〉,本文從趙阿南題贈五妃廟之楹聯談起,而及於其生平與「臺南市文獻委員會」、臺南在地傳統詩社「延平詩社」成員之間的互動交流,介紹趙阿南於一九五○年代曾在《臺南文化》發表〈臺灣竹枝詞〉、〈臺灣雜事詩〉等詩作,歌詠內容均以臺灣風物、歷史或人物為主,每首詩皆加以自註,說明臺灣的地方風土人情,為戰後臺灣(尤其是臺南)的歷史古蹟、自然環境、物產名勝留下珍貴的紀錄。文中論述趙氏一生投注教育事業,在臺南師範學校、師專、成大中文系任內之「師長風範」事蹟,更彙整介紹其《臺南市志稿》以及《易》、《春秋》等學術相關著作,可視為趙阿南在臺南二十年的生活史。

主編曾國棟


 為了讓學報更多元推廣,目前《臺陽文史研究》內容也可以在以下資料庫查詢或下載,提供便利快速的閱覽方式,歡迎多加利用。(直接點擊名稱即可連結網站)

若有國立臺灣圖書館、國立公共資源圖書館借書證的朋友也可以從圖書館電子資源平台登錄查看各期文章(網路辦證即可利用線上資源):

1.國立臺灣圖書館(網路辦證)電子資源查詢系統搜尋「HyRead ebook電子書暨電子雜誌」、「CEPS中文電子期刊服務資料庫」https://hyerm.ntl.edu.tw/\

2.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網路辦證)搜尋「CEPS中文電子期刊服務(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ers.nlpi.edu.tw/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